
以“实践赋能、启蒙创新”为核心,是面向师生开展AI教学、趣味实践与基础探究的专属空间,适配从初中启蒙到高校基础学习的不同需求,避免复杂理论,聚焦“看得见、能动手”的AI体验。
二、核心功能与场景
1. 教学实践:开展AI基础课程(图像识别、语音交互、简单编程),通过配套的实验套件、编程工具,让学生亲手完成“AI识物”“机器人控制”等实操任务。
2. 趣味体验:设置互动展示区(如人脸识别模型、语音控制装置),供学生课下自主探索,直观感受AI在生活中的应用。
3. 社团/竞赛支持:为AI社团、科技竞赛(如机器人避障、简易编程挑战)提供设备与场地,支持小组合作完成小项目。
三、核心配置亮点
- 硬件:按“分组实验”设计,每组配备平板/电脑(图形化编程用)、教育级AI套件(传感器、摄像头模块)、积木式机器人(安全无风险),教师端设演示屏,清晰展示操作步骤。
- 软件:预装低门槛工具(Scratch、Mind+图形化编程)、AI演示小程序,搭配现成实验案例(如“水果识别”“机器人巡线”),学生直接上手,无需复杂代码基础。
四、实验室特色
1. 安全易操作:所有设备选教育级(电压≤12V防触电、圆角无尖锐部件),操作流程简化,初中生也能独立完成实验。
2. 贴合教学:内容匹配课程标准,实验案例从“生活场景”出发(如用AI统计数据、控制日常设备),让AI学习不抽象、不枯燥。
典型应用场景
垃圾分类实践:学生通过操作AI工具进行垃圾分类模型训练,结合环保教育增强社会责任感。
1跨学科融合:结合数学、艺术等学科,如通过XR技术可视化神经网络结构,或创作诗词触发AI动态场景。
2机器人互动体验:使用机器人进行编程训练或智能问答对话,提升技术实践能力。
3实施路径
课程设计:开发AI通识课程群,包含计算思维训练、伦理素养培育等内容。
1硬件配置:采用模块化设计,学校可根据需求选择机器人、编程设备等组件,灵活搭建实验室。
师资培养:通过教研活动提升教师技术应用能力,推动教学从技术应用向思维培育转型。
政策支持
多地教育部门将“智慧教育”纳入发展规划,如重庆两江新区近五年持续推进教育数字化,并开发“AI+教师教育”行动计划。
序号名称单位数量
一、基础设备部分
1教师演示台张1
2学生实验台张8
3学生凳张50
4仪器柜张4
二、实验仪器
第1部分 人工智能基础实验系列
1机器人1号套1
2机器人3号套1
3动物园动物机器人套1
4捡球机器人套1
5传球机器人套1
6搬物机器人套1
7发射小球机器人套1
8抓放球机器人套1
9机器狗3型套1
10吸力机器人创意实验盒套1
11实物编程机器人套1
12创客电子实验箱1型套2
13创客电子实验箱2型套2
14创客电子实验箱3型套2
15创客电子实验箱4型套2
16创客电子实验箱5型套2
17创客电子实验箱6型套1
18创客电子实验箱8型套1
19人工智能编程套装套1
20人工智能科创套装套1
21智能交通3型套1
22语音互动机械手套1
23智能机器人1号套1
24机器人设计实验箱1套1
25机器人设计实验箱2套1
26机器人设计实验箱3套1
27机器人设计实验箱4套1
28机器人设计实验箱5套1
29机器人设计实验箱6套1
307号机器人套1
31航天机器人套1
32趣味智能机器人创客实验盒套1
33吃东西机器人套1
34眼睛开闭与眼球转动模型套1
35自动伸缩门套1
36两轮平衡板套1
37机械臂(比赛)套1
38四足机器猫套1
第2部分 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挑战赛训练器材
1无人驾驶智能车套1
2人工智能综合应用套装套2
3人工智能创作套装套2
4语音识别教学套装套1
5图像识别教学套装套1
6人工智能实验箱套1
7遥控手柄(2.4G普及版套1
8青少年机器人等级考试三四级套装套1
第3部分 智能控制与自动化
1智能采摘套1
2脑机接口技术-脑控吹球比赛套1
3脑机接口技术-脑控喷泉套1
4Python编程小车套1
5奔跑的不倒翁2型套1
6智能控制自行车套1
7遥控机器人套1
智慧墙
1AI生命游戏套1
2AI抽屉原理套1
3AI猜中思想套1
4AI编写指令套1